文体要闻
奔向那碗桂林米粉
来源: | 作者:三联生活周刊 | 发布时间: 2021-02-01 | 2627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那时,马肉米粉最有名的店要数资本雄厚的又益轩,几乎垄断了桂林市的马肉市场。店里的人会先买回战马,用精饲料催肥后再杀,精肉留本店用,次肉卖给其他的店铺。后来公私合营之后,街头的吃食店铺相继消失了。又益轩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是上世纪80年代。梁志强说,当时桂林商业局为了恢复桂林米粉的特色,特意寻来了又益轩的老师傅,恢复了米粉店。梁志强任职主任。他记得,那时候用的马依然是部队淘汰的战马。他跟一个同事,两个人蹬着三轮车骑了20多公里过去拉马,一身是汗,部队的人还帮忙杀好了马。马肉米粉要出售了,别的米粉几分钱,马肉米粉却要一毛。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吃,梁志强晚上骑着自行车在闹市区的墙上贴广告,生意果然火爆——又益轩挨着电影院,看完电影的年轻人会跑过来吃上一小碗马肉米粉,算是图个新鲜和乐趣。梁志强现在还记得,第一天售卖,他自己就吃了27碗。
  
听了这么多故事,我也想尝一尝正宗的马肉米粉,却被梁志强告知,已经很难寻到了。“装米粉的小碗早就换成了大碗,吃法都不一样了。”梁志强在又益轩学会了马肉米粉的做法,四年后辞职下海,做的却是桂林菜,什么八宝鸭、红烧大肠,米粉却很少做了。又益轩的老师傅也离世了,手艺却没有传承下来。有一次,梁志强陪着朋友去又益轩吃米粉。粉刚一端上来,他就知道不正宗:汤看起来清清淡淡的,米粉上搁着几块切的小小的马肉。让人意外的是还有两个鹌鹑蛋,竟然用来代替原来搭配马肉米粉的板肠和血肠。“板肠是把马的大肠洗干净腌制好贴在木板上风干然后卤制,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做了。以前马肉米粉是要用马骨头熬制的汤来冒的,现在就是用开水,加上汤熬得不好,更是不正宗了。”梁志强说。我还是决定去又益轩尝一尝这碗众人心中曾经类似“白月光”的存在。只吃了一口,果然是清汤寡水、毫无姿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的手工米粉

  人们总是对老味道、老的做法抱着最大的惦记。比如我,作为一个北方人,对于吃的很多细节都是不太在意的,却唯独在一个饺子皮上面,总觉得还是我妈妈手擀得好,吃起来筋道、爽滑。外面机器做的饺子皮总觉得煮出来干瘪、寡淡。这个在意以至于成为我许多年不在外面吃饺子的原因。后来,实在想念得不行,就一个人琢磨着,和面、擀皮、调馅,一条龙全做,可惜,又败在了馅上,即使我爸在电话里一字一句地指导着,依然调不出家里的味道。